河南省“科普十条”发布后,迅速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,我校省级首席科普专家高琳教授,第一时间学习宣传“科普十条”文件精神,以科普专家的视角,结合自己的科普工作实际,对“科普十条”进行阐释解析,发表了重要观点和建议。对此,河南省科协进行了报道。
科普怎么干 ?“感谢‘十条’给答案!”|“科普十条”大家谈
河南科协 2022-11-04 19:24 发表于河南

编者按
近日,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印发《河南省支持加强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若干政策措施》(简称“科普十条”),迅速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。为此,省科协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“科普十条”进行阐释解析,阐述其主要内容、现实背景、重大意义、理论创新点,并为“科普十条”实施献计献策,以此号召全社会关注科普工作,以高质量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。敬请大家关注。
提高供给效能 推进科普惠民
高琳
“科普十条”的问世,不仅是贯彻省委、省政府“持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,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”有关决策部署的现实需要,也是落实《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重点任务、促进形成“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”的制度安排,还是确保“十四五”全民科学素质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。作为一名省级首席科普专家,我对此倍感振奋,同时也深感使命在肩,责任重大。
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,我们应当结合新时代新形势对科普工作提出的新要求,深入学习领会河南省“科普十条”等文件中关于科学普及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安排部署,立足岗位实际,结合自身特长,坚定信心,踔厉奋进,不断提高从事科普工作的担当和供给效能。
要紧紧围绕“科普十条”,不断增强服务职业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和技能培训能力。结合自身专长,积极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高水平开展全媒体科普传播,把弘扬科学精神、普及科学知识、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尤其是根据科普对象和群体的特点,与广大科普工作者通力合作,大力开发动漫、短视频、游戏等多种形式、受众群体广泛的科普作品,进一步发挥科普专家的“领头雁”作用。
要坚持科普惠民,推动科普和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。积极投身“i科普”科技志愿服务,谋划好、组织好科技下乡等活动,大力开展绿色低碳、智慧生活、健康养生、移风易俗等科学普及,增强人民群众科学文明生活意识。积极搭建科普交流平台,以前沿高端学术交流、实用技术交流活动为重点,开展一批针对性强、特色鲜明的品牌性专题论坛,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、新兴产业抢滩占先、未来产业破冰布局,为创新驱动发展增添动力。(作者为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、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)